楼市频道
落子石岐总部经济区!中山首个“四代宅”地块项目面市
发布时间:2025-03-28

中山传媒携手建华龙湖·香山颂,推出一连三期解读“中山第四代住宅”系列专题片。本期为第一期首发专题片

今年3月,获广东省政府最新批复的"《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赋予了中山在大湾区全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其中,岐江新城石岐总部经济区作为《规划》中明确标注的中山城市核心发展中轴上的关键区域,是目前中山主城区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建设板块,近年城市各类配套资源正在快速落地。

笔者了解到,在这样的利好背景下,去年12月建华控股集团,积极响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好房子”的政策号召,携手龙湖龙智造,于321日推出岐江新城石岐总部经济区首个全新第四代住宅项目,并在中山利和希尔顿开放城市展厅,官宣了项目名——建华龙湖·香山颂。

岐江新城地处中山地理位置上的心脏地带

岐江新城核心起步和建设区

石岐总部经济区 从蓝图步入高速兑现期

作为大湾区西岸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山每一次城市更新的步伐都牵动人心。

“岐江新城作为中山新中心,是城市未来510年的发展重点,规划面积很大。而石岐总部经济区作为岐江新城现阶段核心建设区,一边衔接着老城区的人口与生活,另一边又在强力推进中山‘城市新客厅’的打造与建设,目前百亿规划和投资的落地也在全力加速,成果让社会各界都有目共睹。”曾参与过多次岐江新城整体规划研讨工作的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山市改革发展研究会会长梁士伦教授,多年来不但以学者身份见证了岐江新城规划的调整升级,个人也是以市民身份目睹了片区的逐步崛起。

从一片田地到初见雏形,石岐总部经济区的地面与地下建设日新月异

梁士伦向笔者表示,近年来,石岐总部经济区在交通、文体、商业、教育等配套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譬如,深茂铁路有望于2028年通车,城轨中山北站的扩建升级也在有序推进中;南中城际岐江新城站、石岐总部经济区两大站场也在加快推进建设,预计2028年前后竣工通车。除此之外,今年春节前夕,涵盖21条道路的石岐总部经济区路网正式开放通车,标志着石岐总部经济区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在他看来,从蓝图到逐一兑现,这些重大交通设施的完善,将极大地提升区域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为片区后续大规模的市政、商业、人居项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岐江实验小学已投入使用

岐江新城运动场馆和社区居委会

石岐总部经济区生态湖公园

笔者也留意到,除了交通基建外,片区邻近的山姆会员店有望今年9月开业;岐江实验小学、石岐滨江湿地公园、石岐总部经济区体育馆等也已纷纷建成或准备投入使用。这些配套设施的落成,无疑让市民看到了岐江新城核心建设区的雏形,为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的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

建华 | 龙湖中山诚意之作

以第四代住宅项目助力中山人居建设

去年125日,位于石岐总部经济区大沙南路南侧的「G23-2024-0094」约48亩宅地,被建华控股集团以总价约4.66亿元的价格拿下。这同时也是岐江新城首块参考“第四代住宅”开发标准的纯住宅用地。

“建华龙湖·香山颂是建华控股集团和龙湖龙智造在中山打造的诚意力作。除了建华控股集团本身拥有多年房地产开发经验外,本次香山颂项目更通过携手龙湖龙智造,打造中山第四代住宅,相信无论是在产品品质还是居住环境上都有望刷新片区人居新高度。”有中山地产业界人士分析指出,近年龙湖集团在中山小榄先后开发了龙湖春江紫宸、龙湖舜山府等多个高端住宅项目,市场口碑反响不俗。与此同时,龙湖还是国内较早探索第四代住宅开发建设的企业,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建华龙湖·香山颂设计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房地产环境下,两家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实力名企强强联手,不但让第四代住宅项目在中山的受关注度提升,同时其高标准投入也向市场、购房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石岐总部经济区首个第四代住宅项目,共有12幢住宅楼,主要产品户型面积段约117169平方米。在开发亮点上,项目采用东方精奢园林的设计风格,以超高空间使用率、约6米挑高空中庭院设计、低容积率、独栋点式错位排布、五重酒店式入户大堂、低密度专梯专户等都是其作为中山首批第四代住宅的卖点。

建华龙湖·香山颂设计效果图

目前,该项目已经在中山利和希尔顿酒店二楼开设城市展厅,预计很快将开放实地营销中心。

【文字】梁展宏


编辑  冯淋   二审  王远扬   三审  赖友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