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伶仃洋上,深中通道长龙卧波,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
夜幕降临,世纪工程深中通道灯火通明已经成为大湾区一道风景线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自今年6月30日开通以来,深中通道已成为激发大湾区融合发展“乘数效应”的先锋。而通道“超级工程”带来的“超级流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山市的区位格局、凸显了区位优势。就在不久前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山面向长三角扩大招商“朋友圈”,17个项目正式签约,成为大湾区项目审批速度最快、项目落地最快的城市之一,为城市的商业、商贸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中山进入“湾区先锋时代”
全新双子塔树立标杆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超级工程的“湾区融合”,持续带动着优质企业进驻中山的决心与发展。以全新升级品牌案名亮相的石岐街道地标双子塔——金鹰未来中心为例,随着城市的利好政策,项目也吸纳了多方国内外优质企业进驻。
对于中山的发展与前景,相关企业代表就讲述:“这几年,我们的确看到中山的城市发展在持续变化。在石岐,百千万工程的启动,已实现不少旧城改造、社区美化等工程的升级亮相,因为香山古城而吸纳的人气,也让整个石岐焕发全新的消费活力。金鹰未来中心,就立足石岐区的核心位置,商圈林立,配套便捷,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添加更多利好。”
金鹰未来中心刷新中山“城芯”天际线
据悉,金鹰未来中心就位于中山市两条主干道——兴中道和孙文东路的交接处,周边辐射完善的政务资源与商业、文旅资源配套,项目所在地也是“香山原点”,一条孙文路,承载了城市发展的百年故事。今年,适逢石岐区启动“香山原点,总部高地”的战略发展,金鹰未来中心立足城芯天际,除了以238米的城市天际线引领全市的商写高度外,更携手高力国际,针对项目的品牌定位与空间配套做了不一样的产品升级,项目新亮相的“四新”定位,正大力推进中山商写市场的品质提升,为中山引进的发展企业构筑不一样的商写空间树立标杆蓝本。
一条孙文路,承载了城市历史
不一样的项目“四新”
只为助力城市招商引资腾飞
随着超级工程的流量引入,越来越多企业关注中山的投资前景。事实上,在现代商务发展的进程中,企业选址不仅看重区位,更注重产品空间与产业资源的融合与创新。据悉,金鹰未来中心是金鹰(亚洲)集团对标一线城市商写标准打造的品质写字楼项目,项目通过区位、产品、服务与企业联盟等价值推出了“四新”定位,旨在以不一样的商写软硬实力改变城市的商务格局。
金鹰未来中心携“四新”定位亮相
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未来南中城际接驳站的项目交通优势不可复制外,相关人员还介绍:金鹰未来中心是中山首个获得LEED绿色建筑金级认证的商务建筑。项目采取360°全景幕墙设计,配套12米挑高大堂、全智能化门禁系统与高速电梯等商务硬件,是中山难得的品质项目。而为驱动城市的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打造中山首个天际城市会客厅,汇聚了空间展示、企业交流、商务洽谈、共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以别开生面的艺术共享空间,为中山的商务发展注入新能量。不久的未来,项目还将配套中山首个可容纳超千人的宴会空间,以全维度的商务配套,补充目前商写市场的配套空白。
金鹰未来中心大堂
而随着企业的进驻量提升,金鹰未来中心也提出了FUTURE+ 商写服务计划。这是适配当下企业商务需求而做的服务定制,旨在通过企业入驻支持、文化展演与组织文化活动、物业尊崇服务等一系列的商务服务举措激活企业圈层价值,为企业发展链接无限可能。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计划推出“企业联盟平台”,通过不同客群的活动营造,打通企业上下游资源,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长在地标商圈的商写标杆
携手共建理想生活圈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写字楼的依据除了区位、空间与服务,如何有效促进招才引智,是不少人在选择写字楼的衡量因素之一。以金鹰未来中心为例,除了楼下就是中山石岐万象汇、中心逸衡酒店、金鹰半山花园、金鹰公馆以及金鹰商业街所提供的人居、商旅、消费一站式高质体验外,项目三公里范围内便拥有醇熟的行政机构、高端连锁酒店、三甲级医院、成熟教育体系、银行总点、文旅景点等多维城市配套,为“15分钟商务生活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鹰未来中心周边配套醇熟、商业林立
今年搬进金鹰未来中心B座工作的吴女士就告诉我们:“我每天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公司,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楼下就是盒马鲜生,下午5点手机点单,下班就提着新鲜食材回家做饭,这种便利性让我很满意!”从品质商务配套到服务升级,再到便捷商务生活圈的便利性,金鹰未来中心每一步都在彰显中山作为湾区核心城市的项目优势。
一目繁华,构筑理想生活圈
24公里,20分钟,这是深中通道未来贯通后深圳与中山的距离,也是深中产业协同的距离。乘着这股红利之势,中山的商务发展必定迎来全新的发展蓝图,而金鹰未来中心的出现,无疑为这股势气注入更具前瞻性与代表性的产业活力。
【素材来源】完美金鹰
编辑 冯淋 二审 王远扬 三审 赖友生